汉五铢钱范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汉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美国通过卢芹斋等古董商系统性收购中国钱币文物,部分汉五铢钱范以“学术研究”名义入藏宾大博物馆,其原始出土地与流转记录多已缺失
文物描述
典型汉五铢钱范呈长方形铜质或石质(长14-24厘米),榫卯结构精密,范面阴刻篆书“五铢”字样并设浇铸口与排气道。如东汉铜范单次可铸8枚钱币,钱模直径2.5厘米,穿口0.9厘米,采用叠铸技术提升效率14。
历史背景
这类钱范诞生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是为终结郡国私铸乱象而推行的中央铸币工具,其标准化生产使五铢钱流通达700余年,奠定中国古代货币体系基础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