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嵌玉紫檀插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764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程

文物描述

清代嵌玉紫檀插屏(高125厘米,长83.5厘米,宽41厘米)以名贵紫檀木为基材,通体采用传统百宝嵌工艺,在深色木地上镶嵌玉石、宝石、珍珠等珍贵材料构成精美纹饰。其造型端庄大气,木纹自然流畅,镶嵌图案层次分明,色彩对比鲜明,既展现了清代宫廷家具的华贵气质,又体现了工匠高超的镶嵌技艺。作为具有典型清代风格的文房陈设器,该插屏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是研究清代家具工艺和宫廷审美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背景

这件嵌玉紫檀插屏制作于18世纪中后期,正值乾隆朝宫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制作背景与清代宫廷"百工艺事"的兴盛密切相关,当时清宫造办处汇集全国顶尖工匠,在皇帝亲自督导下制作各类精美器物。插屏采用的百宝嵌工艺源自明代,至清代在材料选用和技艺水平上达到新高度,常被用于制作御用文房陈设。此类器物不仅体现清代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推崇,也反映了满清贵族将游牧民族喜爱的宝石镶嵌与汉族传统木作工艺相结合的审美趣味。该插屏原为清宫重要殿堂的陈设品,其流失海外的经历也成为近代中国文物外流历史的缩影。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