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杂剧人物砖雕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金
文物材质
砖石雕刻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日本山中商会通过盗掘山西稷山等地金墓,将杂剧砖雕经卢芹斋等古董商转售美国,宾大博物馆以"东方戏剧艺术研究"名义收藏,具体流失时间约在1910-1920年代
文物描述
典型金代杂剧砖雕(如稷山化峪2号墓出土)为灰陶质地,单体高约30厘米,一组五人分饰末泥、副末、副净、装旦、装孤角色。副净居中作滑稽状,吐舌露齿;副末戴吏帽执扇撩襟;装旦妇女执扇端庄;末泥色主张,装孤持笏肃立。人物服饰精细,副净衣衫饰花纹,装旦裙裾垂褶,衣纹以高浮雕结合阴线刻表现,动态生动再现金代杂剧"务在滑稽"的表演特征
历史背景
金代(1115-1234年)继承北宋杂剧传统,形成固定五角色制。山西作为金代戏曲中心,墓葬砖雕多模拟勾栏演出场景,稷山马村段氏墓群(12世纪中叶)杂剧砖雕证实当时已形成末泥主导、副净发乔、副末打诨的成熟戏剧结构,为研究中国戏曲形态演变提供关键实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