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明代玉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2xxxx5129

流失过程

推测出自明代贵族墓葬或宫廷旧藏,17 世纪通过传教士或使节传入欧洲,后辗转入藏吉美博物馆,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文物描述

1. 尺寸规格:高 8.5 厘米,口径 9.2 厘米,足径 4.8 厘米,整体呈敞口、弧腹、圈足,杯身一侧饰螭龙形柄,造型典雅; 2. 纹饰特征:杯身光素无纹,仅螭龙柄雕刻精细 —— 螭龙昂首,前爪抓杯口,后爪附杯腹,尾部缠绕杯身,龙鳞以阴刻线表现,线条流畅; 3. 工艺细节:玉质洁白细腻,杯口与圈足打磨光滑,螭龙与杯身采用 “镂雕” 技法一体成型,接缝隐蔽,内壁平整,底部有细小款识(模糊不清); 4. 保存状况:玉质完整无缺,无裂痕,螭龙尾部略有磨损,表面包浆温润,整体保存极佳。

历史背景

明代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玉器从宫廷走向民间,文人参与设计使玉器形成 “简洁素雅” 的风格。此件玉杯的螭龙造型与苏州陆子冈工坊的作品风格相似,可能为江南地区名家制作,后通过外交或贸易渠道传入欧洲,成为欧洲贵族收藏的 “东方珍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