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敦煌绢画行脚僧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2xxxx5129
流失过程
1908 年伯希和从敦煌获取,同年带回法国,入藏吉美博物馆,为藏经洞流失的僧人题材绢画中最完整的几件之一
文物描述
1. 尺寸约纵 60 厘米、横 30 厘米,单幅人像画;
2. 画面中僧人头戴斗笠,身披袈裟,手持锡杖,脚蹬草鞋,作行走状,斗笠边缘垂落的飘带随风飘动;
3. 以墨色为主,仅袈裟边缘用淡赭石勾勒,线条简练,通过衣纹褶皱表现动态,面部仅寥寥数笔却显坚毅;
4. 绢面有污渍,局部线条模糊,但整体造型完整。
历史背景
晚唐至五代,敦煌佛教从 “皇家供养” 转向 “民间修行”,行脚僧题材增多。此件与《玄奘取经图》有风格关联,可能反映当时对 “求法高僧” 的推崇,也与归义军时期敦煌与中原的佛教交流密切相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