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敦煌绢画《普贤菩萨骑象》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2xxxx5129
流失过程
1900 年出自莫高窟第 17 窟(藏经洞),1908 年由伯希和掠走,后入藏吉美博物馆,属典型的敦煌菩萨题材幡画
文物描述
1. 纵 50.6 厘米、横 13.4 厘米,为立式幡画,顶部有悬挂绳孔;
2. 普贤菩萨端坐白象背上莲台,头戴宝冠,身饰璎珞,双手持如意,神态安详;白象四足踏莲花,背覆华丽鞍鞯,旁有驯象奴牵引;
3. 菩萨衣纹用 “铁线描”,象身以淡墨晕染表现体积,背景无多余装饰,突出主体;
4. 绢质坚韧,边缘略有磨损,金箔虽脱落但痕迹清晰。
历史背景
唐代文殊、普贤信仰普及,敦煌作为丝路枢纽,成为菩萨信仰传播的重要节点。此件与莫高窟第 148 窟普贤像造型相似,说明中晚唐时期 “菩萨幡画” 已形成固定范式,且与洞窟壁画共享粉本(底稿)。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