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皮漆轮花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泉屋博古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9xxxx8706
流失过程
为住友春翠1920年代购藏,原属京都茶道世家旧藏,传入日本后被用于茶会果子器。其流转反映明治时期日本煎茶道对中国文物的吸纳
文物描述
以黄、朱、黑三色大漆交替堆叠数十层,经打磨露出色层断面,形成云钩、松鳞状流变纹样,表面光滑如镜,盘沿呈八瓣轮花式,瓣尖微卷如海棠,底部圈足露胎处髹褐漆,胎骨为木胎裱麻,盘心饰螺旋式云涡纹,以刀针刻划轮廓后填金,金线随色层起伏若隐若现;每瓣饰独立松鳞斑,黑漆为地,朱黄双色交错如霞光流动,瓣缘以银漆勾边。
历史背景
日本学界沿用"屈轮"(源自日语"曲轮"纹理);中国《髹饰录》明确区分"犀皮"(平面推光)与"剔犀"(镂刻断面),此盘属前者,受京都本馆改造影响(2024.1-2025春),该盘存于恒温库房。2025年4月重开后或亮相"东亚漆艺三千年"特展,当灯光掠过盘心涡旋,三色漆层流淌出六百年前的晨曦——明代匠人反复髹涂的日夜,最终凝成京都展柜里一片凝固的虹霞。轮瓣边缘的银线,恰似月光切开夜色的刃痕。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