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虎鸮兕觥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泉屋博古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9xxxx8706

流失过程

清末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盗墓潮中,此觥被当地乡绅掘出,经天津洋行转售日本古董商。20世纪初,日本山中商会(Yamanaka & Co.)通过北京分号收购该觥,将其定为“清宫旧藏”(实为附会营销策略)。

文物描述

虎身满铺阴刻雷纹,鸮翼饰羽状勾连云纹,犀足部嵌涡旋纹,三组纹饰通过凸棱自然过渡,器内底铸“册”字铭文(考释为古体“卫”字),象征氏族徽记或祭祀等级‌,虎头、鸮背、犀足分三组陶范铸造,再以铜芯撑衔接,X光检测显示接缝处铜液填充率达95%以上,器壁平均厚度仅2.5毫米,虎喉处局部加固至3.5毫米,体现商晚期铸铜技术巅峰‌。

历史背景

全球现存商觥不足20件,此件因虎鸮双主题复合造型独树一帜,被学界视为“青铜器神话动物母题终极表达”‌,与泉屋藏虎卣、夔神鼓构成商代兽形礼器三绝,常联合展出‌,当灯光掠过鸮翼的云雷纹,青铜幽光中蛰伏着三重兽灵——从殷墟祭坛的秬鬯芬芳,到京都展柜的静默凝结,三千年的酒香早已散尽,唯余虎目鸮喙依然在时光中怒张‌。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