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汉白玉阿难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隋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2xxxx5129
流失过程
推测出自中原地区佛教寺院,20 世纪初通过文物贩子流入欧洲,1910 年代入藏吉美博物馆,是海外收藏的隋代佛教石雕珍品
文物描述
1. 尺寸:通高约 120 厘米,立像,通体由整块汉白玉雕琢;
2. 造型:阿难身着通肩袈裟,双手合十于胸前,站姿端正,头部微低,面部饱满,眉目清秀,嘴角带浅笑,尽显弟子的恭顺虔诚;
3. 细节:袈裟衣纹呈 “U” 形密集排列,线条流畅,衣料质感通过阴刻线条表现,底座为莲台(部分残缺);
4. 保存:石质完整,无断裂,表面彩绘多已剥落,仅残留红、黑颜料痕迹,局部有风化细纹。
历史背景
隋代统一后,结束南北朝分裂,佛教艺术在融合南北风格的基础上形成新范式。此像与河北曲阳隋代修德寺石雕阿难像风格一致,推测出自曲阳工坊,该工坊在隋唐时期为全国佛教造像中心,此像见证了隋代佛教艺术的统一与规范化。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