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历代帝王图》(宋摹本)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0xxxx6629

流失过程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潜至天津日租界,建立“小朝廷”。 民国政府每年拨给溥仪四百万元生活费,但仍无法满足其奢华生活需求。 溥仪为了支撑门面,开始变卖他当初偷运出来的书画,其中包括《历代帝王图》。

文物描述

此图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历史背景

《历代帝王图》,画了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书,有的还记述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画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功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仪。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