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凿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新石器时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1920-30年代辽宁红山遗址遭日本人盗掘- 1948年国民党撤退时带走部分殷墟玉器
文物描述
玉凿,新石器时代—商,长14.2厘米,宽2.9厘米,厚2.3厘米。玉质原为碧绿色,已受沁为褐色。一端有刃,刃部有竖向的打磨痕及磕缺。玉凿来源于生活中的实用器石凿,为小型的砍砸工具。玉凿或为古代的礼仪用器
历史背景
商周玉凿刃部均打磨光滑,尖锐锋利,可分为弧形双面刃、单面弧形刃、偏锋、凹刃等多种形式。 顶部多保留自然断面,不做修整,器身上常残存有切割玉料时留下的台痕和凹痕。 商周玉器被广泛应用于礼仪活动,玉凿可能在祭祀、朝聘、丧葬等礼仪场合中使用,象征着某种权力、身份或等级。 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