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纹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高19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器呈椭圆形。侈口,设高盖,束颈,垂腹下置圈足。盖面饰对称龙纹,自颈至圈足饰一鸮纹,叶片形角,双目特大,两侧设小耳和倒置龙纹,下为羽翼。鸮的双足设在圈足上,两足间饰外卷角兽面纹。纹饰精致,安排得体。
历史背景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鸱鸮便频繁出现在艺术图腾中,尤其是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500年-前3500年)时期,鸱鸮纹的陶器雕塑、图案及符号就已经出现,展现出人类对这类夜行性猛禽的喜爱与敬畏。到了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000-前3000年)时期,鸱鸮纹不仅出现在陶器上,更是成为玉器雕刻的经典题材。红山文化以精美的玉雕闻名,许多鸱鸮形象的玉雕至今仍让人惊叹于其艺术水平。这一时期的鸱鸮图腾不仅代表猛禽,还象征着力量与生命的轮回进入商代,鸱鸮的整体雕塑更为常见,尤其是在青铜器上。商人将鸱鸮与其祖先崇拜紧密相连,认为鸱鸮是祖先灵魂的载体,能够背负祖先的灵魂在夜空中飞行,连接着人类与神灵的世界。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