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近代通过盗掘、走私流失海外,如清末卢芹斋经手的壶类器物。
文物描述
青铜鬲核心特征为三袋足空心结构,商代晚期出现四足变体提升稳定性,如饕餮纹四足鬲通过增加支撑点改善承重平衡 。商代器物多高颈深腹,西周时期器腹渐浅且袋足弧度增大。青海卡约文化弦纹铜鬲(距今约3100年)高12.5厘米,采用分范合铸技术,器壁仅2毫米厚度,体现商代晚期边陲地区青铜铸造水平 。
历史背景
青铜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制炊器,商代中期开始以青铜铸造,兼具实用与礼器功能。其形制以三袋足为典型特征,商代晚期逐渐出现四足结构提升稳定性 。纹饰从早期弦纹发展为饕餮纹、兽面纹等复杂图案,青海卡约文化出土的弦纹铜鬲展现了薄胎铸造技术与区域性文化特征。商周时期随礼制发展,青铜鬲常与簋组合用于祭祀,并作为贵族媵器使用 。战国晚期因灶具革新与青铜工艺演变,袋足结构逐渐消亡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