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戈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近代通过盗掘、走私流失海外,如清末卢芹斋经手的玉戈。
文物描述
是商周流行的一种兵器,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由于玉石本身质地坚脆,无法将玉戈用于实战搏击,且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时期的玉戈应是一种仪仗器。玉戈形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二里头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岗期。此期玉戈的特点为尺寸普遍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
历史背景
玉戈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龙山文化),兴盛于**夏商周三,是权力与礼仪的象征。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玉戈出现,形制古朴,体现“玉兵”传统的萌芽。 商代:玉戈成为王室专属礼器,殷墟**妇好墓出土39件,印证《周礼》中“玉器六瑞”的军事祭祀功能。 西周:与青铜器配套使用,常见于诸侯墓葬(如晋侯墓地),象征“礼乐征伐”的贵族身份。 春秋战国:逐渐被玉璧、玉璋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