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商代青铜牺觥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0xxxx6629

流失过程

商代青铜器因价值连城,常成为盗墓者的目标。例如,山西石楼县出土的龙形觥,即因盗墓者盗掘而流失,后虽被追回,但此类事件频发导致大量文物外流。

文物描述

造型特征:牺觥是一种大型的盛酒器,下半部的器身宛若西餐中船形酱汁壶,有着环形支足(圈足),上半部则是做成动物兽类头部连着背部形状的长盖子。例如,南京博物院藏青铜牺觥,器身呈椭圆形,配有兽首形盖,常见圈足或四足结构,通过兽颈状流部倾酒。 纹饰与工艺:牺觥的纹饰以饕餮、夔龙等神话动物为主题,配合云雷纹地纹与“C”形扉棱结构,形成强烈的立体视觉效果。例如,1977年湖南衡阳出土的牛形铜觥,以写实水牛为原型,盖顶铸立虎提钮,通体饰凤鸟纹、夔龙纹等复合纹饰,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的精美工艺。 功能与用途:牺觥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中的盛酒礼器,其盛酒容量较大,适用于群体性祭祀仪轨。此外,牺觥的使用还具有惩罚功能,如成语“觥筹交错”中的“觥”,即指这种造型的酒器,用于酒宴上对失礼者罚酒之用。

历史背景

宗教与祭祀文化:商代人崇尚鬼神,青铜器作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礼器,承载着沟通人神的功能。牺觥作为盛酒器,常与爵、斝等酒器组合使用于宗庙祭祀,其盛酒容量较大,适用于群体性祭祀仪轨。 社会等级制度:商代社会等级森严,青铜器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仅限于贵族使用。牺觥多出土于贵族墓葬,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铜觥,其造型精美,纹饰繁缛,体现了商代王室的奢华生活。 青铜铸造技术:商代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工匠通过添加铜、锡、铅等金属元素,实现釉色突破,形成黄、绿、白三色为主的釉彩。牺觥的铸造采用复合范铸造法,部分复杂器型需分铸焊接,体现了商代青铜铸造技艺的高超水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