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纹鼎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春秋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泉屋博古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9xxxx8706
流失过程
住友春翠1910-1920年代购藏的青铜器多源自山西浑源李峪村盗掘群(如螭文方炉),而蝉纹鼎主流出土于安徽、河北,地域差异降低入藏可能性;
文物描述
通高约22-27厘米,直口立耳,腹部饰带状蝉纹,腹部下方辅以倒三角雷纹带,足部多饰兽面纹,属典型春秋中期饪食器风格。若存于泉屋,可能归类为“青铜器的种类与用途”展厅,与螭文方炉(春秋)、骉氏编钟(战国)同属礼器序列
历史背景
安徽六安出土蝉纹鼎盖面饰兽面纹,腹部蝉纹隔以6对称扉棱,具淮夷族群祭祀特征,河北出土器兼容夔龙纹与蝉纹,体现商文化对周缘地域影响。当微缩的蝉翼在青铜鼎腹凝固成永恒的祈愿,这类礼器承载的不仅是三千年前的炊烟,更是一部文明基因的缄默史诗。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