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邢窑白瓷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唐,高4.7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7厘米。 碗唇口,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色洁白,不用化妆土,施釉到足墙,光素无纹饰。釉质莹润。邢窑白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

历史背景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窑,窑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创烧于北朝时期,主要生产日用产品的粗瓷,造型质朴大方,粗犷豪放,是典型的北方瓷器。唐代时期的邢窑,生产规模已经相当成熟,器物的品种较丰富,成为了白瓷的代表,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邢窑在唐末和五代虽然出现了衰落现象,但至宋金又有再兴之势。元代产品由于都是黑釉粗瓷,至此以烧白瓷为主要标志的邢窑生产,即告终结。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