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瓷刻花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宋代通过泉州、广州等港口外销至东南亚(印尼爪哇沉船发现定窑盘残片) 元代经阿拉伯商人转运至波斯(伊朗阿尔达比勒神庙藏有元代定窑盘) 使节往来馈赠 高丽王朝文献记载北宋赐赠"定州瓷器" 日本《百炼抄》记录南宋商人输入"白瓷浮纹皿"
文物描述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盘,北宋,高3.4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5.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镶铜釦。盘内划花装饰,满饰缠枝萱草纹,外壁光素无纹。
历史背景
定窑白瓷刻花盘兴起于晚唐,鼎盛于北宋(960-1127年),作为五大名窑中唯一的白瓷代表,其发展贯穿宋金元三代。北宋时期因宫廷用瓷需求,创烧出经典的刻花工艺与覆烧技术,纹饰从早期的莲瓣纹发展到精致的婴戏图;金代延续生产但胎釉趋厚;元代逐渐被新兴瓷窑取代。这些薄胎透光的刻花盘不仅满足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需求,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亚、中东,成为当时中国制瓷技艺的杰出代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