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汉代陶猪圈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汉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河南、陕西汉墓遭大规模盗掘,大量陶猪圈经上海、天津流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20余件)及欧美(大英博物馆藏东汉绿釉猪圈)。近年仍有盗掘品通过香港拍卖行流通。全球现存约300件,国内馆藏不足半数。

文物描述

陶绿釉猪圈,汉,长16.5厘米,宽15.5厘米,高20厘米。灰陶胎,外施绿釉。长方形猪圈,外有围墙,内有一猪,猪圈一侧上方有一小屋,前有台阶,下方镂空与猪圈相连。在汉代的泥塑中,经常能见到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这件绿釉猪圈上的小屋就是厕所,这种情景在现在的一些农村里依旧能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可见千百年来人类某些朴素的生活习惯维持至今。

历史背景

汉代(前202-公元220年)陶猪圈是随葬明器的典型代表,集中出土于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小型汉墓。其造型生动再现了汉代"圈养与厕所一体"的民居布局,反映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和发达的养猪业,对研究汉代农耕经济与建筑形制具有重要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