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商代陶网坠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20世纪30年代,安阳殷墟发掘期间部分陶网坠被日本"东方考古学会"带走(现藏京都大学)。80年代后,长江流域商代遗址盗掘品经香港流入日本私人收藏。全球博物馆藏约200件,国内公立机构收藏占比超70%。

文物描述

陶网坠是指出现在6000年多前的半坡时期,人类祖先开始使用鱼网捕鱼的一种辅助工具。据史料记载,我们的祖先最迟在6000年多前的半坡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鱼网了。这一点,在全国各地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网坠中得以印证。那时先民使用的撒网和拉网要用网坠。网坠的作用是结在网的下端,使网下沉。网坠多为灰陶烧制,黑陶网坠稀见,其形制大同小异,表面均打磨光平,中间一般设一横向凹槽,两端各有一个竖向凹槽,这类网坠称为双缢形网坠,凹槽也称绳槽,用于把网坠固定在网上

历史背景

商代(约前1600-前1046年)陶网坠是原始渔具的重要组件,广泛出土于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商代遗址。这些橄榄形或纺锤形的陶坠,中孔穿绳用于固定渔网,印证了商代"渔猎补充农耕"的经济形态,是研究早期渔业技术的珍贵标本。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