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胜乐金刚唐卡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1910-1920年代,美国古董商卢芹斋等人勾结地方势力,以“考察”名义盗运文物。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即被凿碎后经天津港走私至美国,1921年入藏宾大博物馆‌

文物描述

主尊深蓝身四面十二臂‌,怒目三目象征洞穿三世,头戴五骷髅冠表无常;左拥朱红金刚亥母,手持金刚杵,右展立踏伏魔男女。十二臂分执法器:左持象皮、颅器、绢索,右执斧戟、钺刀、骨鼓,周身饰人头璎珞与虎皮裙。背景以金线绣六臂大黑天及黄教祖师,绢底彩绣层叠,火焰纹背光灼灼如生,尽显密宗“悲智双运”的哲学意象

历史背景

宗教与政治功能‌ 胜乐金刚是藏传密宗“无上瑜伽部”核心本尊,清廷推崇格鲁派后,其造像成为皇室巩固蒙藏关系的礼器。乾隆帝曾监制胜乐金刚像(1786年款),铭“大清乾隆丙午年敬造”,彰显皇权与神权的结合‌。 ‌汉藏艺术融合‌ 明代永乐织锦唐卡(现存山南博物馆)已体现汉地审美:主尊眉眼含笑,火焰纹简化,题“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此类宫廷赐礼推动西藏本土艺术吸纳丝绸工艺与构图风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