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砂岩观音立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北朝
文物材质
砖石雕刻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部分北齐佛教造像因艺术价值高,可能被不法分子盗凿后通过非法渠道流出境。
文物描述
观音菩萨立像面容圆润,头戴花鬘冠,颈部佩戴项圈及“X”形璎珞,衣饰华丽,帔帛自双肩下垂至膝盖以下。这种装饰风格源于中亚文化,与《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不受璎珞”的典故相关,成为后世观音造像的典型特征。雕像原为彩绘砂岩材质,表面曾贴金箔装饰,现仅存衣袍边缘的颜料痕迹。双手原为木质配件,现已缺失。北齐时期佛教雕塑多采用砂岩,因材质坚硬且易于雕刻,成为主流材料。
历史背景
佛教在北齐时期(550-577年)得到统治者推崇,观音形象多以女性化呈现,强调慈悲与救赎主题。雕像的面部特征反映了中西艺术融合:既有印度“秀骨清像”的清瘦感,又保留了中国本土圆润的审美倾向。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