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残片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景德镇御窑厂遗址遭民间盗挖,大量瓷片被古董商收集贩卖至海外;部分为清末宫廷旧藏流散;1949年前后有外籍学者以"研究"名义带走重要标本。
文物描述
残片可见典型成化特征:胎质洁白细腻如"糯米胎",釉面莹润如玉。青花勾勒轮廓淡雅柔和,釉上填彩鲜艳饱满(红彩如血,绿彩透亮)。鸡纹生动传神,公鸡母鸡带雏鸡觅食,间以湖石月季,构图疏朗有致。断面可见胎釉结合处的"火石红"现象。
历史背景
成化斗彩代表明代彩瓷最高成就,鸡缸杯据传为成化帝为万贵妃特制。其工艺需先高温烧制青花轮廓,再低温焙烧填彩,成品率极低。清代《陶说》称"成窑彩瓷,鸡缸最贵"。御窑厂遗址发掘证实,不合格品皆被打碎掩埋,故完整器稀若星凤,现存主要残片为考古发掘所得。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