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握猪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汉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汉代猪形玉握多呈圆棒状伏卧形态,以青白玉或和田玉雕琢,长11-12厘米,背部滚圆,腹部平齐。典型者如甘肃藏玉握,獠牙外露,四肢屈收腹下,尾端上卷,通体以“汉八刀”技法刻出眼、耳、蹄等轮廓,线条简练如削竹,表面玻璃光泽莹润
历史背景
汉代葬俗中,玉握猪象征“手握财富而逝”,由新石器时代兽牙、商周贝币演变而来。其“汉八刀”工艺凸显汉代玉雕的雄浑风格,多用于诸侯或地主墓葬,至魏晋渐被炭精握取代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