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唐代金银平脱镜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唐代金银平脱镜因工艺奢华,部分通过20世纪初古董商(如卢芹斋)或战乱盗掘流失海外

文物描述

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呈圆形,直径22.7厘米,镜背以黑漆为底,四只鎏金银箔鸾鸟逆时针环绕镜钮飞翔,鸾鸟羽翎精细,口衔绶带,镜缘饰金丝同心结。银片剪裁的荷叶纹环绕镜钮,金银光泽与玄漆对比鲜明,尽显盛唐华贵

历史背景

金银平脱镜盛行于盛唐,是皇室贵族专属奢侈品,工艺需将金银薄片刻镂纹样粘贴于漆胎,反复打磨至纹饰与漆面齐平。安史之乱后因耗资巨大被朝廷禁用,存世稀少,多出土于西安、洛阳贵族墓,反映唐代“金银为饰,玄色为尊”的审美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