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新石器时代玉琮(良渚风格)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新石器时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典型良渚玉琮‌呈内圆外方柱体,通高5-22厘米,以黄玉或青玉雕琢。如“玉琮王”四面刻神人兽面纹,神人羽冠细密如发(1毫米内5道刻痕),兽眼以管钻重圈表现,孔壁留对钻台痕,表面泛鸡骨白沁斑

历史背景

良渚玉琮是距今5300-4300年的礼器,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其神徽纹饰体现神权与王权合一,晚期随良渚文明衰落后,部分纹饰被三星堆文化吸收改造。乾隆帝曾收藏良渚玉琮并题诗,近代考古发现证实其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