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式漆耳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战国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被盗,部分耳杯随帛书流入美国
文物描述
典型楚式漆耳杯呈椭圆形浅腹,木胎薄至2毫米,内髹朱漆、外施黑漆为地。如荆州雨台山161号墓出土耳杯,耳面绘卷云凤鸟纹,口沿饰波折纹,红黑对比鲜明,漆层经六七十道工序仍光泽如新
历史背景
漆耳杯是战国楚文化代表性酒器,贵族宴饮时双手执耳饮用,体现“曲水流觞”礼仪。《楚辞》载“瑶浆密勺,实羽觞兮”,说明其用于盛装美酒。西汉后逐渐转为食器,马王堆汉墓耳杯内残留鱼骨印证此功能演变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