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夹纻雪山大士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北朝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夹纻雪山大士像被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通过山中商会购得,后转售至美国。

文物描述

雪山大士像高约1米,采用夹纻工艺制成,表面漆金彩绘。造像瘦骨嶙峋,肋骨凸显,双目微闭,神态宁静,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衣纹流畅自然,肌肤贴金,袈裟残留红蓝敷色,展现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苦行像的典型特征

历史背景

雪山大士题材源自释迦牟尼雪山苦修的故事,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夹纻工艺因轻便耐久,成为行像仪式的首选,唐代后因灭佛运动逐渐式微。现存夹纻造像多流失海外,国内几无完整遗存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