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明代黄花梨圆角柜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吉美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2xxxx5129

流失过程

推测为 20 世纪初经欧洲古董商(如卢芹斋)从中国南方(苏、浙一带)收购,1920—1940 年代入藏吉美博物馆,是海外藏明代黄花梨家具的典型代表

文物描述

1. 尺寸:高约 180—200 厘米,宽约 80—100 厘米,深约 50—60 厘米,立式柜形,通体素面; 2. 造型:柜顶无柜帽,边框呈圆角(“圆角” 由此得名),两门对开,门轴为 “暗轴”(隐藏于木框内),门下有柜膛(抽屉或空格),柜体落地; 3. 细节:柜门与柜体结合处用 “企口” 结构,严丝合缝,木纹顺直,铜面叶呈长方形,无繁复纹饰; 4. 保存:木质表面有使用磨损痕迹,包浆厚重,铜件氧化呈深褐色,柜体无开裂,结构完整。

历史背景

明代家具在 “苏作”(苏州工艺)影响下形成体系,圆角柜因结构稳固、造型简洁,成为民间与文人家庭的常用储物家具。黄花梨因纹理美观、木质坚韧,被视为硬木首选,至明末因过度采伐渐稀。此件圆角柜与江苏苏州、安徽徽州地区出土的明代家具风格一致,反映了 “苏作” 家具 “简约实用” 的特征,也见证了明代硬木资源的流通与木工技艺的成熟。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