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唐代文殊菩萨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999年五台山南禅寺唐代文殊像遭盗割,两尊“似宫娃”菩萨像被走私海外,至今未追回

文物描述

典型唐代文殊菩萨像(如敦煌绢画)头戴宝冠,发髻高耸,细眉长目,身披璎珞,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拈青莲,右腿横盘,左足垂莲,骑乘青狮。狮鬃卷曲怒目,驮莲花法座,上方华盖飘动,整体线条流畅,色彩瑰丽,体现盛唐“丰颊肥体”美学

历史背景

唐代(618-907年)文殊信仰鼎盛,五台山为道场核心。造像融合印度犍陀罗风格与中原审美,骑狮形象定型于北齐,经唐代发展为独立题材,象征“智慧威德”,常见于皇室赞助的敦煌壁画与寺院雕塑,反映佛教中国化进程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