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白地黑花家国永安题记枕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此枕经古董商走私出境,1914年由大英博物馆从巴黎沃斯公司购藏(编号1914,0413.1)。长期陈列于中国厅,因强光照射导致珍珠地纹局部模糊。2023年大英博物馆被盗事件后,虽被列入高防盗清单,但温控不足仍加速釉面老化。由于国际公约对1923年前流失文物追索的时效限制,其回归面临法律障碍。近年因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热播,“家国永安”铭文引发广泛共情,成为海外文物思归的文化符号。
文物描述
北宋磁州窑“家国永安”题记枕(高13厘米,长19厘米,宽12厘米)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1914,0413.1),是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鲁山段店窑的典型器物45。通体施白釉,釉面微泛黄,采用磁州窑标志性的“白地黑花”工艺:
铭文布局:枕面中心刻“家国永安”四字,左侧书“熙宁四年三月十九日画”,右侧署“元本冶底赵家枕永记”,兼具纪年、商标与家国祈愿三重功能。
装饰技法:枕壁剔刻开光扁菊花纹,枕面以珍珠地划花纹为底,通过戳印细密珍珠状凸点形成纹理,凸显黑白视觉对比。其“黑剔花”工艺需在化妆土上剔刻纹饰露胎,再罩透明釉烧成,形成浮雕般的立体效果
历史背景
北宋熙宁四年,一位与皇族同姓的赵姓窑户的工匠精心制作了这个瓷枕。近代,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家国永安”题记枕便是其中之一。“家国永安”这四个字,直接表达了古人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望。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