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黄地牡丹纹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764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程

文物描述

铜胎为体,通体施明黄珐琅釉为地,采用宫廷画珐琅工艺精制而成。瓶身满绘缠枝牡丹纹,花朵层叠绽放,枝叶婉转流畅,以金线勾勒轮廓,红、粉、白等多色珐琅彩渲染花瓣,形成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纹饰布局严谨对称,既承袭传统吉祥图案,又融入西洋绘画技法,釉色明艳饱满,金彩璀璨夺目,充分展现了乾隆时期画珐琅工艺的精湛水平和皇家御用器的华贵气派,是清代宫廷工艺的杰出代表。

历史背景

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黄地牡丹纹瓶制作于18世纪中叶,正值清王朝鼎盛时期。乾隆帝对工艺美术极为热衷,在宫廷造办处设立珐琅作,广纳西洋传教士技师,融合欧洲画珐琅技艺与中国传统工艺。此瓶采用铜胎画珐琅技法,明黄色地彰显皇家专属地位,牡丹纹饰既承袭唐宋以来富贵吉祥的传统寓意,又吸收巴洛克艺术风格,形成华丽繁复的装饰效果,反映了乾隆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以及清宫造办处追求"精、奇、新、巧"的工艺理念,是康乾盛世宫廷艺术的重要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