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玉鱼佩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遭大规模盗掘,此佩经北京古董商岳彬(1896-1951)售予美国收藏家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1929年由其捐赠给史密森学会。同时期流失的同批玉器现分藏于大英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机构。
文物描述
玉佩作扁平鱼形,鱼嘴部钻有系孔。通体以商代典型工艺装饰: 1. 鱼鳃部刻"回"字形阴线 2. 鱼身饰"人"字形鳞片纹 3. 鱼尾分叉处采用"撤刀"技法 玉料为青玉质地,经三千年土沁后呈现"熟坑"光泽,鱼眼为典型商代"外大内小"对钻孔。
历史背景
商代玉鱼属礼仪佩饰,《诗经》载"鱼跃于渊"象征生命力。安阳妇好墓出土755件玉器中,鱼形佩达21件,证实其用于贵族佩系或祭祀。此佩造型与1976年妇好墓出土玉鱼(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工艺一致,应属同一时期殷都王室作坊制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