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龙泉窑青瓷在宋元时期通过海上贸易大量外销至日本、韩国等地,部分器物在沉船中被发现。例如1983年浙江松阳县出土的南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但类似器物在海外被收藏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文物描述
龙泉窑是宋元时期中国南方生产青釉器的重要窑口,是继越窑之后中国南方第二个青瓷烧制中心,在北宋时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南宋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烧制的粉青与梅子青瓷器,型制精巧,釉层肥厚,宛如碧玉,极为名贵。
历史背景
宋宗室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云:“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曰出饯王。今处之龙泉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元代学者陶宋仪在《掇耕录》卷二十九中云“处州龙泉县,正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同时,龙泉窑也是外销史上一个著名品牌,自宋到明的数百年间,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深远,地位显赫。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