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粉彩百花纹葫芦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部分器物被海外拍卖(如2010年伦敦拍卖的清乾隆“吉庆有余”粉彩镂空瓶以5.5亿人民币成交),但无明确记录其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葫芦瓶主体由上下球状腹体通过束腰连接,造型规整。口沿与束腰处饰如意云头纹,中腰绘描金双线及多色回纹。器身主体满绘串枝莲纹,搭配蝙蝠、卍字符、长命锁及寿字图案,腹下部装饰须弥纹,底署“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历史背景
粉彩百花纹葫芦瓶采用粉彩工艺,以红、黄、紫、粉、白、蓝、绿等各色绘制牡丹、菊花、荷花、牵牛花等花卉纹饰,形成“百花不露地”的独特效果。这种工艺需将各色花朵填满器身,不露出底釉,设色多达30余种,需经过复杂工序调试彩料并由多名画师协作完成。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