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粉彩过墙桃纹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由粉彩玫瑰彩珐琅陶瓷制成的瓷器,生产日期 1723-1735外型尺寸 直径: 8.10英寸。雍正瓷器上桃子的画法,是从桃尖开始,用吸管吹釉,一层层吹,由薄到厚,慢慢渲染,慢慢过渡颜色,由红到粉,再到桃白,再到桃底淡淡的黄绿色,非常自然漂亮,吹釉特有的厚薄不均匀,反而使桃子看上去更加真实。由于制作难度极高,这样的寿桃瓷器在雍正朝的成功率仅在3成左右,成功率极低。
历史背景
在雍乾的彩瓷中,桃子和蝙蝠都是重要的题材。由于康熙皇帝长寿,雍正皇帝 45 岁才继承皇位,九桃纹长寿富贵的寓意因此受到雍正皇帝青睐,得以广泛使用。《饮流斋说瓷》中记载:九桃—— " 绘桃九颗,连带枝叶者谓之‘九桃’。康雍大瓶价亦不资。此后九桃瓶、罐、盘、盅代有踵作 ……" ,也正是在雍正时期,九桃纹装饰的瓷器成为官式瓷器的题材和样式,这一传统影响了整个大清王朝。雍正在位虽然只有13年,却依然在瓷器史上留有姓名,原因就是品味好。雍正的审美受恽南田影响深远,那是清代常州画派鼻祖,没骨画法的集大成者。吴湖帆曾说过恽南田的设色桃花是“一片流霞、十分春色”,称得上"简泊淡雅”。而雍正的寿桃瓷器,风格与恽南田的桃花非常相似,也是“一片流霞、十分春色”。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