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原为清宫旧藏,清末由恭亲王奕䜣府流出,20世纪20年代经卢芹斋(C.T. Loo)巴黎画廊售予美国金融家摩根(J.P. Morgan),1941年由其家族捐赠史密森学会。同批永乐甜白釉珍品现分藏于大英博物馆(3件)、台北故宫博物院(5件)。
文物描述
壶体仿西藏金属僧帽造型,壶嘴与壶身以S形曲线相连。釉面呈现独特的"猪油白"质感,釉层气泡疏朗如"唾沫星"。经X光检测,胎土含铝量高达28%,釉料配方中引入草木灰,形成特殊乳浊效果。暗刻花纹需侧光45度方能显现,体现"隐而不露"的宫廷审美。
历史背景
永乐甜白釉为祭祀特制,《明太宗实录》载"白瓷祭器,洁净如玉"。僧帽壶造型印证明廷与西藏的佛教交流,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同类残器标本证实其制作时"十窑九不成"。清代《陶说》评"永乐甜白,历代白瓷之冠"。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