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南宋龙泉窑青釉龙虎盖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0xxxx6629

流失过程

20世纪初,日本山中商会、早崎氏等古董商大量收购中国文物,并通过拍卖或私人渠道转卖至欧美博物馆。

文物描述

整体形制:瓶体多呈多级塔式,由下腹部到肩部逐级缩小,保留北宋时期多管瓶的风格。 盖部装饰:盖面高凸,上立鸟钮(如仙鹤、凤鸟),盖沿平折,盖内有子口,可稳稳安放在瓶口。 肩部堆塑:肩部堆塑一条盘旋飞舞的戏珠游龙或猛虎,形象生动威猛。龙仰头朝上,龙口大张,龙鼻长而卷曲,龙角、鬃须朝后,龙身呈“W”形盘旋于瓶肩,体态矫健,四肢粗壮,龙爪有力。 腹部装饰:下腹部剔刻凸起的莲瓣纹一周,或浮雕莲花瓣纹,象征吉祥。 釉色与胎质: 釉色:通体施粉青釉或梅子青釉,釉厚匀净,滋润晶莹,口沿与圈足无釉,呈朱红色。 胎质:胎呈灰白色,胎质细腻坚硬,说明烧成温度较高。 文化寓意: 龙虎瓶作为随葬品,反映了道家的宗教思想和宋人的生死观,具有祈福和保佑的寓意。

历史背景

龙泉窑的兴盛:南宋时期,龙泉窑凭借地理优势(瓯江和松溪通商口岸)和海外贸易的推动,生产规模扩大,窑场迅速发展,形成庞大的瓷窑群体“龙泉窑系”。 技术革新:南宋龙泉窑制瓷匠师吸收南宋官窑的特长,革新生产工艺,创烧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釉烧造的顶峰。 宗教与文化影响:龙虎瓶作为随葬品,肩部堆塑龙或虎,反映了道家“龙虎相亲,坎离交济”的宗教思想,寓意保亡者冥福、祈生者阳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