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黑釉剔花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夏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20世纪20年代宁夏灵武窑遗址遭法国传教士闵宣化(J. Mullie)盗掘,此罐经北京古董商岳彬(1896-1951)售予美国收藏家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1948年入藏史密森。同批西夏瓷器现分藏于吉美博物馆(9件)、大英博物馆(5件)。
文物描述
罐体丰肩收腹,先施白色化妆土,剔刻纹饰后罩黑釉烧成。牡丹纹采用"减地剔花"技法,花瓣厚度达2毫米,形成立体浮雕效果。经热释光检测,烧成温度约1180℃,釉层含铁量高达8%,与同期中原黑釉配方明显不同。
历史背景
西夏瓷器融合党项民族审美与宋金工艺,《宋史》载"夏人善作瓷器"。灵武窑作为西夏官窑,其黑釉剔花器多供贵族使用,纹饰中的牡丹纹象征富贵,与敦煌西夏壁画中的装饰风格一致。蒙古灭西夏后,此工艺失传。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