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胎画珐琅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清代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在大英博物馆的流失主要与19世纪至20世纪的文物走私、掠夺及国际文物贸易活动有关。
文物描述
铜胎画珐琅鼻烟壶采用金属胎体与釉料结合的复合工艺,需经历制胎、掐丝、点釉、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序。制作时先在红铜胎表面施白色珐琅釉作底,经高温烧结后形成光滑釉面,再以矿物颜料绘制图案二次入窑烧制,最终形成釉彩交融的装饰效果。其釉料配方经雍正朝改良后实现国产化,创新出茄紫、藕荷等18种釉色
历史背景
采用红铜为胎体,需经历制胎、掐丝、点釉、烧制等十余道工序。珐琅彩绘以矿物颜料填充,形成釉色绚丽的效果,典型纹饰包括梅花、牡丹、喜鹊等传统题材,象征富贵吉祥。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