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唐代三彩镇墓兽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根据现有资料,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主要来源于近代列强侵略和非法掠夺

文物描述

此镇墓兽头顶有双弯角,面目狰狞,双眼圆睁,口大张,露出獠牙。肩部饰有双翼,双翼表面饰阴线纹。身体处于蹲立状,下踏山形底座。通体施绿、白、褐三色釉,釉色鲜亮莹润。   镇墓兽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而在墓室内设置的一种怪兽。 从考古发掘中可知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镇墓兽一般设置在墓室门前,一人面,一兽面,左右相对。

历史背景

刘庭训墓出土的三彩俑组合包含两尊镇墓兽(兽面与胡人人面造型)、两尊天王俑及牵夫俑等,整体造型夸张且釉色鲜亮。其中镇墓兽高度超过1米,融合龙头、兽身、鹰爪等元素,人面镇墓兽则呈现深目高鼻的胡人特征,反映了唐代丝路文化的影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