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明代法华釉陶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器物颈部饰朵云纹,肩部设垂莲瓣纹,腹部主体纹饰为三组以树木、山石分隔的“出行会友图”场景,下腹饰变形仰莲瓣纹。其釉彩工艺承袭景德镇法华器技法,以牙硝为助熔剂,运用立粉技术勾勒纹饰后填彩烧制。法华器源于元代琉璃工艺,明代盛行于山西与景德镇,景德镇制品以瓷胎制作大型器皿为特征,纹饰多取材人物故事与花鸟图样。

历史背景

明嘉靖法华三彩人物罐是明代嘉靖年间烧制的低温色釉陶瓷器,属明代时期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罐体高36.4厘米,底径21.5厘米,器型为直颈、鼓腹、平底,瓷胎质地。内壁施绿釉,外壁以紫色为基底,采用孔雀蓝釉与露胎本色间隔装饰,形成通体花纹。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