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搅胎六花形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唐代搅胎六花形盘的外观呈现出六瓣花的形状,口沿呈六曲花瓣状,线条流畅自然,造型新颖别致。这种独特的设计让盘子从普通圆形盘脱颖而出,极具观赏性。整体制作规整,盘壁斜直,盘底较为平整,体现出唐代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在细节上,口沿边缘打磨光滑,触感舒适,同时也展现出器物的精致感。
历史背景
搅胎工艺并非唐代首创,但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唐代搅胎六花形盘的出现,展示了当时工匠在陶瓷工艺上的创新能力,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盘的造型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作为贵族或富裕阶层使用的器物,它体现了唐代较高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文化交流情况。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