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粉彩花鸟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97xxxx3595
流失过程
清雍正粉彩花鸟盘的流失主要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战乱与文物走私。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期间,部分宫廷瓷器被劫掠至欧美。20世纪初,外国收藏家、考古队以“考察”名义获取文物。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劫掠大量瓷器,部分至今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外,清末民初古董商将珍贵粉彩盘贩卖至国际市场,导致珍品流散。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外交与法律途径追回部分文物,但仍有不少存于海外机构。
文物描述
雍正粉彩花鸟盘以釉上彩工艺著称,胎体细腻,釉面莹润。盘心多绘花鸟纹饰,如牡丹、梅花、喜鹊、绶带鸟等,色彩以粉红、淡绿、鹅黄为主,色调柔和典雅。部分精品采用“过枝”技法,纹饰从盘内延伸至外壁。底款多为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或双圈款。画工精细,鸟羽、花瓣层次分明,体现雍正朝“文雅精巧”的审美风格。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所藏的雍正粉彩花鸟盘,可能为宫廷御用或外销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历史背景
雍正粉彩瓷在康熙晚期基础上发展而来,以“玻璃白”打底,使色彩呈现粉润效果。雍正帝推崇文人审美,瓷器纹饰多取材自然花鸟,风格清新雅致。景德镇御窑厂严格管控,成品需经皇帝审定,故存世量少。部分粉彩盘通过广州十三行外销至欧洲,成为贵族珍藏。晚清至民国,宫廷瓷器因战乱流散,部分被外国博物馆收藏。2014年,景德镇粉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雍正粉彩花鸟盘被视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备受全球藏家追捧。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