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汉玉蝉握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汉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三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764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程

文物描述

汉代玉蝉握件整体呈黄褐色,长5.2厘米,采用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蝉体造型写实,双目凸起,双翼收拢,腹部刻有七道弦纹,背部可见细密的阴刻线表现羽翼纹理。玉蝉中段横向穿孔,应为汉代贵族丧葬时握于手中的"玉握",象征死者灵魂如蝉蜕般重生。

历史背景

汉代玉蝉作为丧葬用玉器,其发展演变与汉代丧葬制度和玉器工艺发展密切相关。西汉初期继承战国玉蝉形制,中期形成独特的"汉八刀"雕刻技法,以简练刚劲的线条表现蝉的形态特征。这类玉蝉多作为"玉握"随葬,寄托着汉代人"蝉蜕复生"的生死观念,是汉代贵族丧葬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