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玛瑙碗(2012年失窃)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玛瑙碗内外壁皆无纹饰,以展现玛瑙天然的纹理和色泽为主。也有一些会雕刻精美的纹饰,如以大面积的流云纹为底,中心雕琢海水江崖纹,线条柔和,纹理相互交织,呈现出环绕流动之美;碗外壁辅以缠枝莲纹,莲瓣内嵌云纹,色彩温润,纹理过渡自然
历史背景
清代玛瑙器制作在继承前代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宫廷造办处聚集了全国顶尖工匠,采用浮雕、圆雕、镂空等多种技法,制作出的玛瑙器皿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成为皇室贵族陈设、宴饮或赏赐的重要物品。这类玛瑙碗可能作为清代上层社会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审美取向与社会等级制度。而它流入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可能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文物收藏热潮等背景相关,后在 2012 年失窃,成为文物保护史上的一个案例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