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甲骨文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骨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图书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大英图书馆的甲骨文藏品主要来源于早期学者收集的流散文物。例如,1900年山东古董商范维卿曾以每块2两银子的价格向王懿荣出售800余片甲骨,其中包含刻有52个字的珍贵全龟甲。这些甲骨文后来可能通过不同渠道流入海外,最终被大英图书馆等机构收藏

文物描述

甲骨文主要刻于龟甲(龟腹板)、兽骨(牛肩胛骨等),内容多为占卜记录,涉及祭祀、战争、农收、疾病等事项。商代统治者通过占卜寻求神灵指引决策,甲骨文因此成为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史料。 ‌

历史背景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其政治、宗教和文化都达到了高度繁荣。甲骨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