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谏"铜盉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周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此件铜盉为2011年叶家山墓地科学考古发掘出土,无流失记录。2024年4月至7月,作为湖北263件文物之一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凤凰故国”特展展出,属合法借展,展后已归国。对比案例:同展的西周盘龙盖罍曾于清末遭盗掘,经日本山中商会转售海外;而2019年中国成功追索回日本拍卖的曾伯克父簋组器,凸显近年跨国文物追索成效。
文物描述
“曾侯谏”铜盉为西周早期青铜酒器,高35.8厘米,器身呈扁圆形,流管作龙首造型,三足为象首设计,盖钮为圆雕立鸟。通体饰兽面纹与云雷纹,肩部铸有“曾侯谏作宝尊彝”八字铭文,证实其为曾国国君礼器。该器融合中原青铜铸造技艺与南方象形装饰,象首足可能受百越文化影响,龙首流管则体现周王室图腾崇拜,是西周诸侯国礼制的典型代表。2011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叶家山28号墓,保存完好,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历史背景
铜盉所属的曾国为西周重要诸侯国,始祖南宫适(南公)系周武王开国功臣。铭文与同墓出土的“犺作烈考南公”簋相互印证,破解了“曾随之谜”(曾国即文献中的随国)。西周早期,曾国镇守南阳盆地至随枣走廊,承担抵御淮夷、拱卫周室的重任。此盉的象首造型反映长江中游南北文化交融,其礼仪功能(温酒、调酒)则体现“周礼”对诸侯国的规范,是研究西周分封制与地域文明互动的关键实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