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樺纒尺八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竹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正仓院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于735年携回尺八谱及乐器,奈良宫廷依唐制组建雅乐队。平安时代后期,随着日本本土乐器兴起,桦缠尺八被存入正仓院封存。明治时期(1881年)院藏清查时重现于世,1945年为避战火转移至奈良山区地窖,1952年回归北仓。其存世价值体现于三重稀缺性:工艺上,桦皮缠卷技术于宋后失传,中国境内无同类实物;材质上,桦皮包裹有效抑制竹管开裂,保存状态远优于正仓院其他竹制尺八;题材上,仕女游乐图为全球唐代尺八仅见,相较法隆寺藏素面竹尺八,此件堪称"盛唐浮世绘"的立体呈现。

文物描述

正仓院北仓所藏‌樺纒尺八‌为8世纪唐代宫廷乐器遗珍,以天然竹材为基,通体缠绕染色的桦树皮条带,形成独特的螺旋纹饰。管身长43.7厘米,开六孔(前五后一),吹口斜切呈半月形,符合唐代尺八标准形制。其工艺核心在于桦皮缠卷技术:树皮经染色后紧密包裹竹管,接缝处以鱼胶粘合,既强化结构又赋予装饰性。管身阴刻‌唐代仕女游乐图‌,画面分四段呈现女子摘花、弹奏琵琶、策马游猎等场景,线条流畅如工笔白描,背景辅以花鸟山石纹饰,反映盛唐世俗生活美学‌。此件与同院藏玉尺八、牙尺八同属圣武天皇献纳乐器组,756年录入《东大寺献物帐》,为现存极少数装饰性唐代尺八实物‌

历史背景

此尺八制作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原型为唐代燕乐伴奏乐器。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于735年携回尺八谱及乐器,奈良宫廷依唐制组建雅乐队。其装饰题材直接呼应长安贵族风尚——仕女游乐场景与西安韩休墓壁画《乐舞图》高度相似,印证唐代"粉本"东传。桦皮工艺则融合北方游牧民族技艺与中原传统:桦皮原料来自东北亚,经丝路输入长安加工后,由遣唐使携至奈良。据日本《延喜式》记载,平安时代宫廷仍用此类尺八演奏唐乐《兰陵王》,直至10世纪雅乐改革后逐渐式微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