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王梵志诗敦煌民间诗集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法国国家图书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2xxxx0893

流失过程

王梵志诗的流失与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流失有直接关联。藏经洞中的敦煌文献(包括王梵志诗)在1900年被发现后,因当时中国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及专业能力,加之西方探险家介入,导致大量珍贵文献被掠夺。 ‌

文物描述

是全部王梵志诗中最主要的部分,因其数量最多、内容最富有现实性、艺术形式最具特色,因而价值也最高。项楚认为,3卷本王梵志诗产生于初唐时期,特别是武则天当政的时期,编辑成集大约是在武周晚期,最晚不会在开元以后。

历史背景

王梵志生于隋唐交替时期(约590-660年),出身富裕家庭,因战乱导致家道中落,中年出家为僧。其诗歌创作融合佛教义理与社会批判,采用口语化表达,开创唐代通俗诗风。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